王小松: 信息时代的文化融合
范迪安



站在王小松的新作面前,仿佛站在一面面布满神秘符码的大墙面前,它们整体上有着如宗教般单纯与静穆的气息,但同时又富有充满感性的细节,让人涌发识别和阅读的冲动。这种体验联系着经典绘画给人的一般经验,但更体现出信息时代人们普遍拥有的视觉经验。当一个被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视觉世界与时代的视觉经验产生叠合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视觉文本。

王小松的经历对他艺术观念的形成恐怕至关重要。在他开始学习艺术的1980年代,正值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的时代,面向世界开放的社会环境使来自西方的艺术思潮与各种样式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并置、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空间里,这使得王小松的艺术思想基础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复合”的养分。紧接着他前往德国求学,并且在那里从事艺术,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的当代发展。可以想见,他的思想一开始就遭遇到强烈的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激荡,他的思考更多地建立在如何积极吸收西方当代艺术的优长,从观念的层面形成自己对于当代文化的感知方式。另一方面,他在心理上则需要重新回溯本土文化的传统,从传统文化的资源中获取营养,从而弥合在两种文化碰撞中的心理焦虑。当他从中国的汉字文化中找到可以转化为当代信息符码的元素时,他毫不犹豫地形成了自己的选择。有意思的是,他不是简单直接的运用汉字形象,而是将汉字形象具有的“信息感”和视觉上的“结构性”这两种因素抽取出来并强化了它们的意义。他摒弃了文字的实用性,也就是抽离了文字内容的“叙事性”,而彰显了汉字的“形象性”,也就是文字作为视觉符号的“叙事性”,这种在观念层面上对文字“叙事性”意义的转化,使得他的作品既是视觉的迷墙,也是一种文化的迷墙,在那里,汉字的“身份”脱胎了原有的阅读形态而变成诉诸视觉的形态,引发起人们的阅读冲动而拒斥了阅读的可能。这种对文字的“抽象”处理方式对应了信息时代人们感知事物的经验,从而使他的艺术既超越已有的具象表述,也超越传统的“抽象”表述,成为一种崭新的视觉文本。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感性禀赋极好的艺术家,他充分注意到西方特别是德国艺术传统中对的“物质性”的关照,用颜料的“挤”和“摆”形成了画面表层“物质性”的肌理效果,突显了材料媒介的“物质性”,由而使得画面中的符码在视觉上更加具有当代的形态。可以说,他的作品已经成为缓解东西方文化冲突的一种视觉象征,也可以视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文化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松不仅是一个造型艺术家,也是一位设计艺术家,他在造型和设计两大领域穿行学习和探索,同样也促成了他艺术经验的“复合”特征。他对造型艺术传统的“表现性”语言一向情有独钟,并且将其扩展到行为、装置、影像等媒介语言的表达之中,更在绘画上注重过程的感兴。他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虽然充满时间的维度,但凭借良好的造型能力,他能将表现的感觉贯穿于制作的始终,使作品的整体和细节都具有塑造表现的韵律,而他对设计艺术“单纯性”的把握,致使他的作品具有抽象艺术注重纯粹的特点。他的这种“跨界”与“融通”正是这个时代的整体学术特征,冲破各个学科原有的疆界将会给新的“学域”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富与新的可能。除了理念层面的文化融合,他在艺术语言与视觉方式层面的融合也是一种新的创造。

就起始于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从八十年代的文化使命过渡到九十年代的媒介拓展及对都市化反应,当代艺术呈现出空前的活跃态势。然而,近期的当代艺术出现了一种以图像化为重要表现的“流行趋势”与“话语潮流”。这种滑向流行化的状态使得部分艺术家的作品显得在单薄无力的同时,更缺乏作为一个艺术家所应该拥有的精神的饱满与意志的坚定。因此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图像的追模并不能改变千篇一律的单调感,精神的独特性才是需要潜心沉入的。王小松艺术中对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独到融合,以及他个人对于自己艺术意念的长期坚守和对自己艺术形式的深度追求,使得他的艺术方式显现出独特的价值。